[ 李新輝 ]——(2025-9-10) / 已閱526次
當同一順序繼承人對同一個被繼承人的遺產平均繼承時,該同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系數相等,均等于1/同一順序所有繼承人的人數。本文所指的同一順序是以第一順序為主的。
特別指出,本文和先前論文都假定QH′是相互繼承時剔除W對H的繼承值后其他繼承人對H剩余遺產的繼承值△H′,則與W同一順序的其他繼承人此時對H的繼承系數實際上是對H剩余遺產的繼承系數,等于1/不含W同一順序所有繼承人的人數,而q′HS是W和其他同一順序繼承人對H的遺產△H共同繼承時W單獨的繼承系數,則q′HS=1/包含W同一順序所有繼承人的人數。在平均繼承時,兩種流程中因H、W各自實際繼承人數不變,所以任一繼承人SUx對H的繼承系數不變,對W的繼承系數不變,即存在q′HSUx=qHSUx,存在q″WSUx=qWSUx。根據本文和先前論文的假定,與W同一順序的繼承人是i個子女,所以有q′HS=1/(i+1)。
(一)SUx為非Ce的Cx
即SUx為子女Cx,但不是被代位繼承人Ce。根據展開式A,有QSUx(混同)=QCx(混同)=qHCx×△H+qWCx×△W。根據展開式B,有QSUx(相互)=QCx(相互)=(q′HCx+(q″WCx-
q′HCx)×q′HS)×△H+q″WCx×△W。已知,兩被繼承人有i個子女,對H不含W時同一順序繼承人總數為i, 含W時同一順序繼承人總數為i+1,對W同一順序繼承人為i個子女和母親WM,總數為i+1,有qHCx=q'HCx= 1/i,qWCx=q″WCx=1/(i+1),則
QCx(混同)= 1/i×△H+1/(i+1)×△W
QCx(相互)=(1/i+(1/(i+1)-1/i)×1/(i+1))×△H+1/(i+1)×△W=(i+2)/((i+1)(i+1))×△H+1/(i+1)×△W
此時,QCx(相互)≠QCx(混同)。因i+1>i,則1/i+1<1/i,1/i+1-1/i<0,即(1/i+1-1/i)×
1/i+1為負數,則1/i+(1/i+1-1/i)×1/i+1<1/i,所以QCx(相互)<QCx (混同)
(二)SUx為Ce的子女Ccx
即SUx為被代位繼承人Ce的子女Ccx。根據展開式A,有QSUx(混同)=QCcx(混同)=qHCcx×△H+qWCcx×△W。根據展開式B,有QSUx(相互)=QCcx(相互)=(q′HCcx+(q″WCcx-q′HCcx)×q′HS)×△H+q″WCcx×△W。已知,被代位繼承人Ce有j個子女,因是代位繼承,Ce所有子女只能共同繼承Ce應繼承的份額即1/i,則qHCcx=q′HCcx=1/i×1/j,qWCcx=q″WCcx=1/(i+1)×1/j,
則QCcx (混同)= 1/i×1/j×△H+1/(i+1)×1/j△W= 1/(i×j)×△H+1/((i+1)×j)×△W
QCcx (相互)=(1/i×1/j+(1/(i+1)×1/j-1/i×1/j)×1/(i+1))×△H+1/(i+1)×1/j×△W
=(i+2)/((i+1)(i+1)×j)×△H+1/((i+1)×j)×△W
此時,QCcx (相互)≠QCcx (混同)。因(i+1)×j>i×j,則1/(i+1)×j<1/i×j,1/(i+1)×j-
1/i×j<0,即(1/(i+1)×j-1/i×j)×1/i+1為負數,則1/i×j+(1/(i+1)×j-1/i×j)×1/i+1<1/i×j,所以QCcx(相互)<QCcx (混同)
(三)SUx為W的兄弟姐妹WBSx
SUx為W母親WM的轉繼承人即W的兄弟姐妹WBSx。根據展開式A,有QSUx(混同)=QWBSx(混同)=qHWBSx×△H+qWWBSx×△W。根據展開式B,有QSUx(相互)=QWBSx(相互)=(q′HWBSx+(q″WWBSx-q′HWBSx)×q′HS)×△H+q″WWBSx×△W。注意,前面把qWWBSx 簡化為qWBSx,把q″WWBSx簡化為q″WBSx。已知,轉被繼承人WM有k+1個子女,即W有k個兄弟姐妹,所有兄弟姐妹只能共同繼承WM應繼承的份額即1/(i+1),則有qWWBSx= q″WWBSx
=1/(i+1)×1/k,而WBSx不是H的繼承人,則qHWBSx=0,q′HWBSx=0。則
QWBSx(混同)= 1/(i+1)×1/k×△W=1/((i+1)×k)×△W
QWBSx(相互)=(0+(1/(i+1)×1/k-0)×1/(i+1))×△H+1/(i+1)×1/k×△W
=1/((i+1)(i+1)×k)×△H+1/((i+1)×k)×△W
此時,QWBSx(相互)>QWBSx(混同)
(四)SUx為沒有Ce沒有WM的Cx
即H和W只有子女Cx,子女不存在代位繼承,H、W均不存在父母、子女的轉繼承。根據展開式A,有QSUx(混同)=QCx(混同)=qHCx×△H+qWCx×△W。根據展開式B,有QSUx(相互)=QCx(相互)=(q′HCx+(q″WCx-q′HCx)×q′HS)×△H+q″WCx×△W。已知,兩被繼承人有i個子女,對H不含W時同一順序繼承人總數為i,對W同一順序繼承人總數也為i,有qHCx=q'HCx= 1/i,qWCx=q″WCx=1/i,則
QCx(混同)= 1/i×△H+1/i×△W=1/i×(△H+△W)
QCx(相互)=(1/i+(1/i-1/i)×1/(i+1))×△H+1/i×△W=1/i×(△H+△W)
此時,QCx(相互)=QCx(混同)
綜上,對個體等效性本文有如下新結論:在夫妻共有財產遺產的混同繼承與相互繼承兩種流程中,對任一繼承人來講,一般的因繼承系數不同或繼承基數不同導致繼承值不同,個體等效性不成立,應當按照相互繼承流程辦理繼承事宜,只有繼承系數相同且對H、W兩兩相同才會出現繼承值相同即個體等效性成立,此時可以按照混同繼承流程簡化辦理繼承事宜。在本文條件下,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平均繼承的兩種流程中,H、W各自實際繼承人數不變,任一繼承人對H、W遺產的繼承系數各自不變,但相互繼承時任一繼承人繼承的H、W遺產基數變化導致繼承值不同,個體等效性不成立,只有當H繼承人數與W繼承人數相同時——如只有子女參與繼承,不存在父母繼承,不存在子女的代位繼承,不存在父母、子女的轉繼承,或者雖有父母繼承、代位繼承和轉繼承,但父母、代位繼承人和轉繼承人都先行放棄繼承,則實際參與繼承的繼承人對H、W的繼承系數兩兩相同導致繼承值相同,此時個體等效性完全成立。
參考文獻:
[1]李新輝.法定繼承的邏輯解析與符號表達——兼論夫妻作為被繼承人其共有財產遺產在
法定繼承時混同繼承與相互繼承的等效性原理.楚天法治, 2025年6月總第253期,p67-71。網絡版發表于- 理論研究 - 楚天法治網 http://www.ctfzzz.com/show-18-59501-1.html發布時間2025-09-10 14:52:30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