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0292
- 書名:涉人工智能犯罪刑法規制問題研究
- 作者:房慧穎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7月
- 入庫時間:2025-9-24
- 定價:88
圖書內容簡介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傳統刑法體系面臨著沖擊。本書系統梳理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帶來的刑事法律風險,深入探討了智能體的刑事責任主體資格及涉人工智能刑事風險的類型與歸責模式,并對刑法中的主體、主觀要素、責任能力等核心概念進行了教義學解構,提出前瞻性的刑法規制策略。刑法既要防范技術濫用帶來的法益侵害,又要避免過度規制而抑制科技創新,努力實現安全與發展的平衡。本書為我國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人工智能刑事風險法律應對體系提供了理論支撐與制度建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本書適合關注人工智能法治的學者、法律實務工作者閱讀,亦可為相關立法和司法活動提供參考。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人工智能時代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第一節 智能機器人的倫理屬性
一、智能機器人與自然人的關系
二、智能機器人道德應被賦予和認可
第二節 智能機器人的法律屬性
一、智能機器人的特性
二、智能機器人的法律地位
第二章 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風險
第一節 人工智能時代不同階段的刑事風險
一、普通智能機器人時代的刑事風險
二、弱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風險
三、強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風險
第二節 人工智能時代傳統犯罪的“量變”和“質變”
一、人工智能時代傳統犯罪的“量變”
二、人工智能時代傳統犯罪的“質變”
第三章 人工智能時代刑法的立場與理念
第一節 人工智能時代應秉持前瞻性的刑法理念
一、人工智能時代需要革新刑法理念
二、前瞻性刑法理念與相應誤區辨析
第二節 刑法規制涉人工智能犯罪的正當性與適當性
一、刑法規制涉人工智能犯罪的正當性
二、刑法規制涉人工智能犯罪的適當性
第四章 涉人工智能犯罪刑法規制的路徑
第一節 人工智能時代不同階段刑事風險的刑法規制
一、人工智能時代不同階段刑事責任類型劃分
二、普通智能機器人時代的刑事責任認定
三、弱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責任認定
四、強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責任認定
第二節 人工智能時代不同類型犯罪的刑法規制
一、涉人工智能犯罪的類型劃分
二、刑法規制不同類型涉人工智能犯罪的路徑
第五章 人工智能時代刑法中犯罪論體系的省思
第一節 強智能機器人刑事責任主體地位的認定
一、問題的緣起
二、準確認定智能機器人刑事責任主體地位的重要性
三、強智能機器人與其他刑事責任主體沒有本質差異
四、強智能機器人可能接受的刑罰處罰
五、確立強智能機器人刑事責任主體地位不會違背罪責自負原則
第二節 涉人工智能犯罪中行為人主觀罪過的認定
一、問題的緣起
二、準確判定涉人工智能犯罪中研發者主觀罪過的重要性
三、涉人工智能犯罪中研發者犯罪故意的認定
四、涉人工智能犯罪中研發者犯罪過失的認定
第三節 人工智能時代刑法中的行為含義新解
一、問題的緣起
二、準確確定人工智能時代刑法中行為含義的重要性
三、刑法中行為含義的法理根基
四、人工智能時代刑法中行為的應有之義
第六章 人工智能時代刑法中刑罰論體系的重構
第一節 人工智能時代我國刑罰體系重構的必要性
一、強智能機器人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原因
二、人工智能時代我國現行刑罰體系的局限性
第二節 人工智能時代我國刑罰體系重構的可行性
一、能夠實現刑罰的功能
二、能夠實現刑罰的目的
三、符合刑事立法規律
第三節 人工智能時代我國刑罰體系重構的設想
一、具體刑罰體系設計應堅持的原則
二、具體刑罰體系設計構想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