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0256
- 書名:生成式人工智能法律實務
- 作者:張欣
- 出版社:中國法治
-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 入庫時間:2025-9-6
- 定價:79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梳理其技術機理和最新行業發展態勢,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為核心,以人工智能企業研發周期為視角,系統提供人工智能研發、部署與運營等各個環節的合規要點。同時結合歐美英日韓新等國的最新監管動態與合規實踐,從比較法視野梳理域外主要司法轄區的合規要點。本書是國內首本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要點的實務類書籍。本書系統梳理了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最新的域內外立法成果,深入總結人工智能合規在不同場景、不同行業、不同研發和部署階段中的實踐經驗,建立起具有強烈實踐導向的企業人工智能合規“規范—體制—機制”一體化的指引體系。本書面向人工智能企業,旨在為其提供詳細系統的合規指引,契合我國人工智能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態勢。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術機理與產業發展
第一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003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定義 / 003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 / 005
(一)前深度學習時代(20世紀50年代—20世紀80年代) / 006
(二)深度學習時代(20世紀80年代至今) / 006
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術原理 / 008
(一)芯片層 / 009
(二)深度學習框架層 / 010
(三)模型層 / 011
(四)應用層 / 012
四、生成式大模型的技術特點 / 014
(一)生成式大模型以海量數據為學習基礎 / 014
(二)生成式大模型以深度神經網絡為學習架構 / 016
(三)人類可以對大模型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 / 017
(四)生成式大模型是基于概率預測生成內容 / 018
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 / 019
(一)從一個例子看人工智能在應用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019
(二)從應用場景看人工智能原生應用 / 021
(三)從投融資角度看人工智能原生應用 / 023
六、AIGC產業發展情況和展望 / 024
(一)MaaS打造AIGC新業態 / 026
(二)AIGC應用從to-B和to-C兩端構建生態 / 027
(三)聊天機器人應用場景多樣化 / 027
(四)多模態、跨模態 / 028
(五)AI Agent(智能體)將獲得更廣闊的角色價值與發展空間 / 028
第二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風險 / 029
一、硬件層:人工智能芯片短缺風險 / 029
二、數據層 / 031
(一)數據質量風險 / 032
(二)數據安全風險 / 035
(三)使用版權數據做預訓練的侵權風險 / 037
(四)數據爬取導致的不正當競爭風險 / 040
(五)數據孤島與數據交易不足風險 / 041
三、算法層 / 043
(一)算法安全風險 / 048
(二)算法公平風險 / 050
(三)算法透明度風險 / 052
(四)算法歸責風險 / 054
四、應用層 / 055
(一)內容安全風險 / 055
(二)著作權法律風險 / 058
(三)新型不正當競爭和壟斷風險 / 061
(四)侵犯人格權、肖像權等風險 / 063
(五)倫理風險 / 065
第二編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合規要點
第三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準備階段的合規要點 / 073
一、訓練數據集合規要點 / 073
(一)數據來源合規 / 073
(二)數據集的預處理工作 / 091
(三)數據安全 / 099
二、算法/模型合規要點 / 104
(一)準入類資質 / 104
(二)算法備案 / 110
(三)算法機制機理審核研究 / 117
(四)安全評估 / 125
(五)科技倫理審查 / 131
第四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訓練階段的合規要點 / 138
一、訓練階段 / 138
(一)預訓練 / 139
(二)優化訓練 / 141
二、訓練階段的合規要點 / 146
(一)采取完善的數據治理措施 / 147
(二)編制技術文件 / 148
(三)日志記錄和保存義務 / 148
(四)解釋說明的義務 / 149
(五)管理優化訓練中的標注人員 / 149
(六)模型的安全性測評 / 150
三、內容輸出階段 / 151
(一)知識產權合規要點 / 151
(二)信息發布審核 / 153
(三)平臺內容管理 / 154
(四)標識要求 / 156
(五)協助監管 / 158
(六)生態治理 / 158
第五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準和評估 / 161
一、安全性評估標準 / 161
(一)評估“模型欺騙”或“模型出逃”的風險 / 161
(二)評估被“濫用”的風險 / 164
(三)安全評估的方法及要求 / 165
二、合規評估標準 / 167
(一)算法備案的合規標準 / 167
(二)歐盟“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的合規標準 / 171
第六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環節的合規 / 180
一、大模型垂直部署 / 180
(一)保證數據質量的義務 / 180
(二)全周期的內容評估義務 / 181
(三)大模型開發者的提示義務 / 181
二、基于API調用的部署 / 182
(一)開源合規 / 184
(二)數據合規 / 185
(三)安全評估和算法合規 / 188
(四)內容合規 / 189
三、基于插件模式的部署 / 190
(一)插件模式下反饋信息的合規問題 / 190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插件模式調用第三方程序合規問題 / 193
四、“一站式”大模型集成平臺 / 195
(一)內容管理 / 195
(二)用戶管理 / 196
(三)應急處理 / 199
第三編 生成式人工智能域外合規要覽
第七章 歐盟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框架 / 206
一、歐盟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監管體系概述 / 206
(一)歐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現狀 / 206
(二)歐盟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原則 / 209
(三)主要監管部門及職責 / 212
二、主要規定與歷史沿革 / 216
(一)監管法律及其歷史沿革 / 216
(二)主要監管及激勵措施 / 218
三、合規要點 / 221
(一)高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的合規要求 / 221
(二)有限風險人工智能系統的合規要求 / 233
(三)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者的合規要求 / 235
第八章 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框架 / 237
一、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監管體系概述 / 237
(一)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原則 / 237
(二)主要治理主體及職責 / 241
二、主要規定與歷史沿革 / 251
(一)美國生成式人工智能聯邦監管立法及政策概述 / 251
(二)《人工智能基礎模型透明法案》重點制度框架 / 254
三、合規要點 / 256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合規 / 256
(二)知識產權保護合規 / 259
(三)產品準入及前置程序合規 / 263
(四)內容安全及倫理安全 / 265
第九章 英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框架 / 267
一、英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監管體系概述 / 267
(一)英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原則 / 267
(二)主要監管部門及職責 / 268
(三)監管框架思路、依據、風險 / 269
二、主要規定與歷史沿革 / 271
(一)《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提出的未來立法監管規劃 / 271
(二)英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監管規則概覽 / 274
三、英國治理體系特征 / 276
(一)秉承去中心化監管理念,以行業自主治理為主 / 276
(二)重點行業治理特點與制度 / 279
四、合規要點 / 283
(一)確定適用的人工智能監管規范與范圍 / 283
(二)追蹤主管行業立法與監管措施 / 285
(三)關注持續性合規義務與成本 / 285
(四)關注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版權合規 / 286
第十章 日本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框架 / 288
一、日本生成式人工智能合規監管體系概述 / 288
(一)日本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原則 / 288
(二)主要治理主體以及職責 / 289
二、主要法律規定與監管文件 / 290
(一)《日本AI法》 / 290
(二)日本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現有法律適用 / 291
(三)日本生成式人工智能現有監管體系 / 292"